数据告诉你,疫情对经济的潜在影响!

十堰资讯发布 2020-02-02 16:29:18
用手机看
扫描到手机,新闻随时看

扫一扫,用手机看文章
更加方便分享给朋友

从武汉宣布疫情进入紧急状态到现在,十几天过去了。一时间,几乎整个中国只有一个主题,就是如何共同抗击新型冠状病毒疫情。 原本喧闹的春节假期,突然之间,马路上人少了,地铁里人少了,商场里人少了,高铁上人少了。整个中国经济好像按下了一个暂停键,这是我们很多人都不曾经历过的。 这次肺炎疫情对经济和产业影响,

从武汉宣布疫情进入紧急状态到现在,十几天过去了。一时间,几乎整个中国只有一个主题,就是如何共同抗击新型冠状病毒疫情

原本喧闹的春节假期,突然之间,马路上人少了,地铁里人少了,商场里人少了,高铁上人少了。整个中国经济好像按下了一个暂停键,这是我们很多人都不曾经历过的。

这次肺炎疫情对经济和产业影响,从一些细节数据就能粗略感受到:

因为中国的疫情影响,温哥华未来几个月的短租房价格,已经较低降到了三折;因为疫情不聚会,大年初一,王者荣耀单日流水,接近20亿元人民币;因为各种过年活动取消,武汉火神山医院工地建设的直播视频,在线观看人数超过1000万;……

因为做咨询的关系,我们从春节到现在几乎没有休息过,每天都在和客户讨论,各种企业如何面对这次疫情的影响

这次疫情到底对未来的经济产业影响会有多大?对比了2003年“非典”疫情对整体经济的影响,我们得出了一些有价值的结论,供大家分享参考。

这一次肺炎疫情和2003年的“非典”,有什么不同?

1、重点区域不同

当时“非典”虽然也是遍及全国,但当时的重灾区是广东和北京,一个是中国出口制造业重镇,一个是中国政治经济中心,所以当时的经济和政治影响和这一次有明显不同。

湖北武汉,虽然是中国长江经济带的核心区域,中国南方的经济重镇、交通枢纽,但是在产业链上的经济权重,和当年“非典”时期的北京+广东相比,影响相对有限

2、产业影响不同

2003年,中国的经济核心驱动力是外贸。但到现在看,中国自身的经济驱动力已经比较强;从产业结构的角度看,武汉在医药、汽配、光电、电子等几个行业比较有优势,短期疫情影响可能会导致产能有波动,对下游的产业链有影响,尤其是原料药、电子等一些核心环节,但是这种影响是价格波动,而非断供,不太可能像日本当年地震导致全球电子产业停摆一样。

3、时间周期不同

“非典”从2002年12月份开始,整个春节没有控制,2003年4月份全面爆发,6月份基本控制,7月份结束。这一次在春节这个时间点上,已经展开了全面控制,国内已有超过30个省市启动了人流控制措施。

从我们了解的情况看,并不是说事态全面严重,而是进入到全面管理状态,对节后的疫情控制,起到了很大的积极影响

目前来看,疫情影响时间应该会比2003年的“非典”要短。

4、应急经验不同

当年“非典”是国内排名前列次规模宏大的高致死、高传染疫情,为什么这次能在疫情加速扩张的中早期阶段进行封城管理,就是之前的经验总结得出的措施,这体现了目前国内面对重大灾害的制度优势

5、经济体量不同

2003年,中国一季度GDP增速是11%,二季度回落到9%,次年一季度恢复到11%,“非典”疫情整体并没有影响中国经济总体趋势,全年对GDP总量影响,单季度大概-2%,摊到全年大概是-0.5%。17年前中国的整体GDP水平12万亿人民币,大概影响500-1000亿人民币的量级。

但到2020年,中国GDP总量水平已经100万亿,整体的抗风险能力和当年是完全不可同日而语的。2019年一季度武汉的GDP总量是3300亿人民币,就算下降50%,影响大概是1500亿左右。算上整个湖北省,算上全国相关损失,如果按3000-4000亿人民币的损失计算,对当前国内GDP总量影响是有限的。

基于以上判断,如果国内疫情能够不进一步蔓延和扩大,那对经济总体的负面影响应该是可控的。按目前的公开信息判断,疑似病例到确诊病例的数量增速在开始放缓,这意味着线性指标已经开始放慢,说明至少排名前列轮传播高峰应该已经在控制范围内。

如果未来在返程高峰不出现重大变化:

1.疫情短时间内没有重大变异,且没有叠加春季流感的传播扩散;

2.没有意外的出现超级传播者,没有出现未防控情况下的大型一对多传染。

否则,后果可能就会比较严重,甚至会导致全球启动新一轮的重大疫情防控措施。如果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被定义为重点疫情区,极端情况下,可能所有的贸易、供应链、订单、进出口、物流运输、人口流动甚至能源价格都要受到影响。如果事态到了这一步,真的可能引起全球经济衰退。

虽然这种可能性很小,但是作为个体,我们一定要引起重视。基本上可以看到,现在几乎国内所有的公共场合要么关闭,要么要求身份登记以及佩戴口罩进入。

综合以上结论,如果不发生意外情况,我们判断2月内疫情应该是可以有效控制,二季度内可以全面收尾。

总体来看,在宏观角度上,疫情对中国总体稳健的经济形势,影响不大。在目前状态下,不可能造成局域性的经济崩溃,甚至经济危机等危言耸听的论调。我们认为没必要惊慌,也没必要恐惧

虽然宏观层面影响没有那么严重,但是微观层面上看,影响却不小,尤其是服务业,比如餐饮、酒店、旅游、线下消费、线下商业等等,甚至包括珠宝奢侈品、肉制品消费等等。

我们通过调研发现,有些三四线城市的餐饮公司,可能全年有一半的利润来源是春节的团餐,所以这次打击是比较重的。另外,很多商家为了布局春节消费黄金周,提前在12月做了各种消费的基础设施的投入,但可能这个春节下来,亏损会比较严重。

再如,一些商务销售环节,春节期间没法走动,导致后期业务开展受到影响。包括有些出口加工行业,来自中国的供应商可能需要二次审核,从而带来负面的影响。

而最典型的冲击莫过于这次春节档的线下院线。

这种微观层面的影响,是全方位的,是每个人都身在其中的

我们对比了2003年“非典”后的产业影响。基本上,餐饮、酒店、线下消费、线下商业在疫情解除后,基本一个季度左右就可以修复;入境游、大型会议等行业,基本上需要3个季度左右才能全面修复。甚至很多产业可能会从业务特点上,从商业形态上发生变化,这种影响会影响到产业整体走势。就好像在当年“非典”情况下,崛起了一批像京东这样的电子商务公司。

疫情对消费行为产生了重大影响,继而对商业模式、行业发展趋势进一步产生影响。同时,参考2003年的“非典”时期的经验,疫情结束之后,政府出台了各种保护措施,包括减税、降费、专项补贴等等,来对冲疫情中受影响的环节。我们预判,未来大概也会有相应的政策措施出台

未来哪些产业会发生变化?

我们认为集中体现在三个大方面:现代治理体系升级、生活方式调整、线上行为替代。

排名前列个影响:关于14亿人口的现代化治理的相关产业,未来一定会上升到更高的高度。

如何管理好14亿人口的衣食住行与安全健康生活,是人类历史上都没有经历过的命题。未来,在灾备、防控、防灾、应急等方面,如何更好地服务14亿人口,让大家更好地增加对美好生活的向往,会带来一系列的产业机会

我们可以想象一下:美国虽然经济发达,但是特朗普只要考虑2亿人口的吃饭问题,在中国这可能只是一个河南省省长考虑的问题;特朗普只要考虑2亿人口的出行问题,而在中国这只是交通部一个春节假期要解决的问题。

所以在社会整个治理体系升级方面,中国仍有巨大的产业升级机会

业务上,体现为智慧城市、交通管理、医疗体系、农产业供应链、物流效率、应急灾备、信息溯源等等;在产业链上,体现为整个社会治理体系的科技能力升级,包括更全面的数据化、智能化、更大范围的系统平台、甚至具备人工智能的灾备预测等等。各种新型科技力量会不断应用在如何更好地服务14亿人口的现代社会治理方法

甚至包括一直以来讨论的医疗配套体系的问题。这一次疫情中,分级诊疗问题再一次被放大,如何更加有效地配置中国有限的医疗资源,这是个重大命题

就我们了解,在几千名疑似患者中,轻度患者占据了大部分,没有严重到致死的地步,很多人其实只要在家自我隔离,保持动态关注即可。但是因为恐慌,所有人都希望获得较好的医疗救治,蜂拥到了几个少数医院,这就导致了两个问题:

1.真正重症患者可能没有被及时医治;

2.这几千人里,很多轻度感染者甚至是疑似感染者,被交叉感染和重复感染。

分级诊疗在国内其实是一个长期问题,这里涉及到各种配套设施的完善,包括医共体的进一步建设、医疗数据化的进一步完善、远程诊疗的升级、健康档案的数字化与云端化建设等问题,甚至包括未来进一步待开发的特种机器人、智能医疗看护等等,还包括快速检测试剂、疫苗、药品等等领域,都是值得关注的产业机会。

第二个影响:关于生活方式的调整

我们研究过国外的产业发展,发现在人类历史进程中,对食品、生活习惯的改变,除了人均GDP这个最基本的要素外,最关键的重大事件的发生。这会带来大量的产业改变,包括饮食结构、体育锻炼、社交方式、康养保健等等行业。

我们重度看好人造肉未来在中国的产业机会

1月29日上午,北京回龙观物美超市,市民排长队给蔬菜称重

第三个影响:“线上行为替代”,即线上场景对线下场景的加速替代

这次《囧妈》的免费放映,其实是一个重大事件。《囧妈》退出春节档,并和字节跳动签约进行线上免费投放,它意味着整个线上娱乐进一步对线下娱乐的替代,很可能《囧妈》会导致线下院线革命的开始,最后院线可能只剩下基础的社交需求,未来大型电影的排名前列可能会越来越多的在线上展开。未来随着4K高清与5G时代的到来,传统线下院线可能越来越被动。

再比如我们一直看好视频会议领域。过去中国主要做终端应用,买单者主要是政府与行政事业单位,但是这一次疫情可能会全面加速中小企业的视频会议行为。在疫情环境下,视频会议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方式,更有效率、更加安全。这次疫情很可能会加速这个行业未来十年的成长。

再比如在线办公,多人协作任务管理工具、线上业务流程管理、在线教育等等领域,这些行业可能会进一步加速原本线下的行为转移到线上。可能最开始的契机是因为躲避疫情,而一旦成熟后,发现可能这是一个更有效率的工作方式。就好像当年的电子商务一样,一开始只是因为“非典”无法购物,但时间一长发现,确实这是一个更有效率、更加便捷的行为方式,慢慢地,带来了万亿级的电子商务产业的二十年黄金发展期。

“线上替代”这件事,意义非常深远。长期来说,它甚至会影响到未来中国产业互联网的进程,影响中国区域经济分布、房地产行业。

关于整个疫情之后的产业影响,对短期、中期、长期更具体的影响,到底哪些产业未来会出现新的商业机会,以及2003年“非典”疫情之后的具体产业影响,我们将在接下来的在线直播课程中,和大家进一步分享,也欢迎大家关注。

我们认为,这次疫情可能会是中国经济升级的一个新起点,我们有理由期待未来!

这一次疫情,把14亿人的心都连在了一起。我们相信,疫情一定能过去,我们一定能变得更好。未来等待我们的,是中国下一个十年的产业经济升级与转型成长。天佑中华!

声明:本文由入驻焦点开放平台的作者撰写,除焦点官方账号外,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,不代表焦点立场。